上世纪60年代,铁道部部长的三儿子高中毕业,准备参加高考。三儿子有心仪院校,但是怕考不好,求父亲给老部下写封信。部长一听永华配资,断然拒绝道:“我告诉你,你能考得上就上,考不上就回老家种田。”
1950年,1位28岁的怀化农村小伙进京,赶到了铁道部大院,向门口的卫兵说明了来意。很快,铁道部滕部长的秘书小杨跑了出来,将小伙领进门去。在房间里,杨秘书询问:“小同志,你叫什么名字?你母亲叫什么名字?”
小伙回答:“我名叫滕久翔,母亲名叫谭红玉。”杨秘书连忙汇报,滕部长(本名龙兆)冲进屋里,哭着讲:“伢子,我就是你的爸爸,这些年你受苦了。”原来,滕部长参加革命前,与发妻谭红玉成婚,生下了大儿子滕久翔。
展开剩余55%新中国成立后,滕久翔听说了父亲当了大官,于是进京寻亲。见到父亲后,滕久翔也是泪流满面,讲:“爸爸,我想要留在您身边尽孝,您能不能帮我安排1份工作?”
对于大儿子,滕部长心怀愧疚,但是还是保持了大公无私,他含泪讲:“伢子,爸爸的权力是国家给的,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绝没有以自己的权力谋取私利的权力,即使我当部长也不能例外。我看你有把子力气,还是回老家去,老老实实务农吧。”
滕久翔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,几天后返回了老家,替爸爸为奶奶尽孝去了。不仅对于大儿子,滕部长对于其他子女同样要求严格,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。1964年夏,滕部长的三儿子高中毕业,即将参加高考。
三儿子有心仪院校,但是怕万一考不好,无法被录取,于是求父亲给老部下(在学校工作)写封信。滕部长一听,顿时火冒三丈,批评道:“我告诉你,你能考得上就上,考不上就回老家,和你大哥一起种田。”
三儿子没有办法永华配资,接着发奋苦读,靠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心仪院校,牢记住父亲的谆谆教诲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诚无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